金秋九月,丹桂飄香,在第4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惠東縣惠東中學初中部的校園里處處洋溢著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這所創辦于1978年、2013年獨立辦學的學校,如今已成長為擁有76個教學班級、4266名在校學生的優質初中。多年來,學校秉承“培育美善品格,成就領秀人生”的辦學理念,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引擎,通過科學的培養體系、創新的教研機制、溫暖的人文關懷,打造出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為惠東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惠東中學初中部,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早已融入教學實踐中。
梯隊培養 構建教師成長“黃金路徑”
“一年入門、兩年上手、三年成主力、四年成骨干、五年挑大梁”,在惠東中學初中部,這串簡潔有力的數字,是學校為教師量身定制的成長時間表,更是對每位新入職教師的鄭重承諾。2025年,學校迎來16位新入職教師、20位輪崗教師,這支新鮮血液的注入,讓教師隊伍煥發新的活力,而學校成熟的培養體系為他們的快速成長保駕護航。
學校黨委書記翁文賾告訴記者,對新教師,學校提出最樸素也最關鍵的要求:站上講臺、站穩講臺、站好講臺。從大學校門到三尺講臺,學校通過“師徒結對”“隨堂聽課”“教學反思研討”等一系列舉措,幫助新教師快速適應教學節奏。
學校對中層干部的選拔與培養注重基層的歷練!皼]有基層行政管理經驗、沒有群眾基礎的教師,我們絕不提拔!蔽涛馁憰浀脑挃S地有聲。該校從科室干事、年級組長到中層干部、校級干部,每一個崗位的晉升都需經過層層歷練。這種一步一個腳印的培養模式,不僅讓干部們熟悉學校管理的各個環節,更積累了深厚的群眾基礎,確保各項工作能夠高效推進。
截至目前,學校共有專任教師271人,其中正高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68人、中級教師106人,中高級以上教師占比達65%。這支以中高級職稱為主體的隊伍中,還涌現出全國外語教師園丁獎獲得者1人、南粵優秀教師4人、省級骨干教師4人,以及市首席教師1人、市優秀校長1人、市十佳教師4人等一大批優秀教育工作者,成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定海神針”。
教研賦能 核心備課組打造“教學智囊團”
“我們的物理三模模擬卷,與中考的吻合度高達95%。語文學科3篇閱讀材料,我們精準預測到2篇!碧峒皩W校的核心備課組,翁文賾書記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23年,該校在市縣率先成立學科核心備課組,這支由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科室負責人組成的“智囊團”,以“教、學、考”為核心,打通“四個關聯”,成為推動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力量。核心備課組的工作,從命題研究到課堂診斷,覆蓋教學全流程。早在2018年左右,學校就開始舉辦命題比賽、說題比賽,并引入“雙向細目表”,后升級為“多維細目表”,要求每一道題目都需對應課標、課本與核心素養,確保命題的科學性與精準性。
“現在我們學校不用外購題目,老師自主命題的水準很高,能精準把控難度系數,考后與預期相差多數能控制在±2個百分點!蔽涛馁憰浗榻B,這種長期的命題訓練,讓教師對中考方向的把握愈發精準,也讓日常教學更具針對性。
除命題研究,核心備課組還承擔著課堂教學研究、年級備課組指導、教學質量評估等任務。每次公開課、每次教研活動,核心備課組成員都會帶頭示范,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在2025年中考中,學校700分以上2人,600分以上282人。其中,英語、化學、歷史等學科更涌現出多名滿分學生。
值得一提的是,核心備課組的成果還輻射到薄弱學校。在對高潭中學的幫扶中,學校將自主命制的模擬卷、備考策略毫無保留地分享,助力高潭中學中考大幅提升。
人文關懷 讓教師安心從教、樂教善教
老師有困難找學校,學校一定想盡辦法解決。這是學校初中部領導班子對教師的承諾,也是學校人文關懷的真實寫照。從子女入學、老人就醫到住房安排,學校始終把教師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用溫暖舉措消除教師的后顧之憂。
在這里,教師的辦公用品從不短缺;夏天的水果、節日的小禮物、定期的慰問活動,讓教師感受到家的溫暖;對于懷孕、哺乳或家中有困難的教師,學校靈活調整工作安排,允許“彈性崗位上班”,卻從未影響教學質量。正是這份理解與支持,讓老師們更有動力投入工作。
這種人文關懷,也讓教師對學校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在惠東中學初中部近70名高級教師中,除因身體原因調整崗位的少數人外,絕大多數堅守在教學一線!拔覀兊睦蠋煟龤庥肋h是第一位的!蔽涛馁憰浾f。這種積極向上的氛圍,讓教師隊伍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戰斗力。
學校還搭建多元成長平臺。依托惠州市名班主任范玉姬工作室,開展班主任培訓;組織教師參與市縣教研活動、外出交流學習;舉辦教學競賽、論文評選等活動,讓教師在展示中成長,在競爭中進步。
協同育人 家校社聯動筑牢“教育同心圓”
“九年級學生晚自習到深夜,家長自發送來面包;校門口的護學崗,家長志愿者風雨無阻;教學中需要資源,家長主動伸出援手……”家校之間的良性互動早已成為常態。2023年,學校被評定為惠州市中小學家校共育示范校。
為推動家校共育,學校構建了“校-級-班”三級家委體系,成立家長學校指導委員會,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年級組長、班主任及退休教師,組建穩定的家長學校師資隊伍。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特點,學校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內容涵蓋青春期教育、親子溝通、學業規劃等,受到家長廣泛好評。
溝通渠道上,學校更是多點發力。通過宣傳櫥窗、學校公眾號、班級微信群、惠家教App等平臺,及時推送校園動態與科學家教方法。每學期定期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學校辦學理念、教師教學情況與孩子在校表現。還會通過開展親子運動會、開放日等活動,讓家長走進校園,增進與學校的理解與信任。這不僅為學生成長營造了良好環境,也為教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育并舉 以教師之能育全面之才
在惠東中學初中部,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早已融入教學實踐中。學校依托優質師資,為學生搭建全面發展的平臺,讓“樹美善品格,育領秀人才”的辦學目標落地生根。
在德育方面,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每學期開展一級、二級、三級心理預警排查,配備專職心理教師與兼職心理教師,通過“心靈對話”主題班會、健康講座等活動,幫學生疏導情緒、健全人格。
智育上,教師們注重“高階思維培養”,要求文科教學教會學生評價,理科教學引導學生創新。教師會根據學生水平拓展知識點,通過分層作業、AB卷競賽等方式,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
體育教學中,學校創新推出點對點教學,為每位學生定制印有姓名與班級的訓練服,教師可精準掌握學生訓練情況,對未達標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這種模式讓學校體育滿分率逐年提升,2025年達60%,較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
該校的美育與勞育同樣精彩紛呈。學校開設音樂、美術特長班,每周安排4次專業訓練,每年培養美術特長生、體育特長生、音樂特長生百余人。在2025年中考中,學校藝體生重點高中錄取26人。
優秀教師風采
王海斌
作為惠東縣體育學科帶頭人、惠州市德育工作標兵、省市縣優秀指導老師、省名師工作室成員,王海斌用19年堅守證明:體育教師不只是動作示范者,更是幫學生鍛造人格、向陽成長的引路人。

他獨創“體育精神帶班法”,用接力賽培養團隊協作,用跨欄跑隱喻突破困境,用長跑戰術教導持久與耐心。2020年他接手新班級,面對學生的抵觸情緒,他沒有說教,而是組織了“班級馬拉松”,每天下午帶著學生跑5公里,途中設置“知識加油站”“心理緩沖帶”,邊跑邊聊人生規劃。3個月后,這個班級體育合格率達100%。
在王海斌看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以心靈喚醒心靈,以生命滋養生命”。在他心中,體育課堂是最好的德育場:籃球教會規則意識,體操培養精益求精,團體項目孕育集體榮譽感。
馬惠娜
“靜心教書,潛心育人”。這是初中英語高級教師馬惠娜23年教學生涯的堅守。參加工作以來,她任英語備課組長6年,用行動詮釋著對教育的敬畏與熱愛。

她是學生成長的“暖心人”。10年班主任生涯里,她幾乎每天陪學生早讀、午練、查宿舍,及時和家長溝通。2022-2025年帶的班級,多次獲評“領秀班級”,2025年中考54人全部考上重點高中,10人考進惠州市第一中學、17人考進惠州中學。
她所帶班級成績突出:2018年中考兩名同學117分、2019年一名同學119.5分、2025年一名同學120分。她指導學生競賽屢獲佳績,多次獲市縣指導獎一等獎。她還積極教研,2019年獲縣優質課一等獎,參與課題獲縣科研成果一等獎,論文發表于國家級期刊,多次在命題評比中獲特、一等獎。
曹俊華
自2001年投身教育事業以來,曹俊華便與物理教學結下了不解之緣!白鲇袦囟鹊慕逃,做有情懷的教師!边@是他的教育信條。他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曹俊華用“三心兩實”(信心、細心、恒心、踏實、落實)作為特色理念,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堅持原創課件,從生活中提煉教學素材,將復雜抽象的物理知識融入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中。
辛勤付出結出了累累碩果,曹俊華所教班級物理成績名列前茅,2023年中考有2位學生取得滿分的好成績。因業績突出,他多次獲得“惠東縣教學先進個人”、“惠東縣優秀教師”等榮譽。他還多次主持或參與省、市、縣課題,多次獲得市、縣物理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帶領學校物理科組獲評“廣東省優秀示范教研組”稱號。
周玉英
“獨物之教風,以盡匹夫之責”。這是中共黨員、初中語文高級教師周玉英的教育信念。從教22載,她是惠州市頭陣計劃“1+N”卓越教師培養對象、2022年惠州市優秀教師。
她以“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讓愛成為一種傳承”為目標建班,通過主題班會、課室文化布設等營造學風,所帶班級學生屢創佳績:2019-2022學年,學生鄧翔鍵連續兩年獲評市縣級“新時代好少年”;楊邦成獲省中學生地球科學競賽特等獎;張芷玥獲市“學黨史,頌黨恩”征文一等獎。

她教學成果豐碩:2014年、2019年帶出中考單科滿分學子,2016年獲市中學語文教師錄像課一等獎、2019年獲縣優質課一等獎;撰寫11篇論文,2篇發表、10篇獲獎,其中1篇獲市優秀論文一等獎;參與多本教輔資料及學術著作編寫。
張思婷
“有幸遇良師,青春路繁華。遇見您,便是詮釋了這句話”“您就是我生命里的那束光”……這些深情的紙條被張思婷細心珍藏。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師,從教14年來,她秉持“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種子”的理念,用愛與智慧護航學生成長。

班主任工作中,她推行全員班級管理,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她常傾聽學生心聲,既是良師也是益友,所帶班級班風優良,曾獲“惠東縣九年級學習成績進步最顯著班級”。面對初三學生升學壓力,她創新開展“慶中秋·做月餅”“世界咖啡”等特色活動,幫學生釋放壓力、凝聚班級力量;她因材施教落實培優輔差,既指導優生提升能力,也發掘潛能生閃光點。
她先后獲評“惠東縣優秀教師”“惠東縣教學先進個人”“惠東縣優秀班主任”,所指導學生獲“惠州新時代好少年”。
劉梅英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睆慕11年,初中數學教師劉梅英始終踐行這句理念。工作中,她善于捕捉教育契機,以“傾聽、共情、理解”為紐帶,深入讀懂學生所思所想。當學生學習情緒出現波動時,她總用微笑與鼓勵幫助學生重拾信心,以師者的引導、朋友的理解,與學生建立深度情感聯結與信任。
她的課堂兼具知識深度與趣味性,打破數學學科的枯燥感。她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出發點,堅持化繁為簡,擅長將抽象數學概念轉化為生活實例,注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與解題技巧,教會學生用理性思維分析問題,所帶班級始終名列前茅。

她先后斬獲惠東縣初中數學優質課比賽一等獎、惠東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一等獎,還獲評“惠東縣優秀班主任”。
本版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范文燕 通訊員鐘文芬 本版圖片 由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