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群眾展演廣播體操項目決賽在珠海高新區舉行。北京隊在10支隊伍的激烈比拼中奪得一等獎,湖北隊、廣東隊、天津隊獲二等獎,河南隊、浙江隊、陜西隊、安徽隊獲三等獎。

廣東隊在十五運會群眾展演廣播體操項目決賽比賽中。錢文攀 攝
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體育館內,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群眾廣播體操隊伍共200名運動員同臺競技,以整齊劃一的動作和昂揚飽滿的精神面貌,展現了群眾體育的活力與風采。
這是一次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賽事,香港特別行政區首次派隊參加,香港代表團執行委員會主席鄭景亮表示,未來將在香港推廣廣播體操項目,讓更多香港市民受益。
這也是一場貼心暖心的高水平賽事,從城市氛圍營造、活動服務保障到激勵普通群眾參與,人們交口稱贊的口碑為賽事增添一抹亮色。
這更是一個展示與推介珠海的窗口,圍繞“全民運動”這一突破口,此次賽事深度展示了珠海高新區蓬勃發展的產業態勢、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以及如詩如畫的城市環境。
灣區融合
香港首次組團參賽
“來來來,我們大家一起來……”十五運會宣傳片《大家一起來》的動感旋律響徹賽場,節奏昂揚向上,瞬間點燃了全場氣氛。
廣播體操是我國人口基數最大、全國倡導普及的國民日常鍛煉項目。據本次比賽裁判長張平介紹,從1951年新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問世至今,已頒布九套,它是幾代中國人共同的健身記憶,是群眾體育發展的縮影。
憑借良好的鍛煉效果,廣播體操連續兩屆被列入全運會群眾比賽展演項目,是“全民全運、全運惠民”理念的生動體現。不同于上一屆全運會完全采取線上視頻錄制線下打分的模式,本次比賽決賽階段10支隊伍同場競技,這在全運會歷史上尚屬首次,達到了互促互進互提高的效果。
“團結是我們獲得一等獎的根本原因,這也與廣播體操的項目精神一脈相承!辟愂乱坏泉勱犖、北京隊隊員胡彥說,“這次在粵港澳大灣區參賽,我們的參賽體驗非常棒!
“我們全隊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憑借著高度的團結與協作,最終在賽場上呈現出了理想的狀態。”賽事二等獎隊伍、湖北隊隊員李翔表示,希望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健身項目中來,一起感受運動的魅力,為推動群眾體育發展出一份力。
“賽事讓我們體驗到了團隊的強勁凝聚力!辟愂露泉勱犖椤V東隊隊員胡百合分享道,這支隊伍涵蓋“60后”“70后”“80后”“90后”四個年代的成員,大家雖然年齡不同、行業不同,但每個人對待訓練都拼盡了全力,“我也想把這種體育精神傳遞給孩子們,讓他們感受到運動的力量,樹立積極向上的全運精神信念。”
比賽中,除了北京隊等表現突出的隊伍外,很多隊伍也展現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尤其是首次組隊參賽的香港隊。組隊備戰僅四個月的他們克服了很多困難,在比賽中呈現了兩套出色的動作,贏得了現場600余名觀眾和對手的掌聲。
香港隊領隊鐘道穎表示,通過練習廣播體操,很多隊員身心都得到了改善,后續將努力在香港推廣廣播體操,讓更多人受益,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作為十五運會“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理念的重要實踐載體,本次群眾展演廣播體操項目不僅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展現全國群眾體育發展成果,更進一步激發全民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傳遞健康生活理念。
暖心服務
辦好一個賽,彰顯一座城
辦好一次賽事,提升一座城市。城市是賽事的“賽場”,賽事是城市的“秀場”。
從城市環境到賽事氛圍,珠海高新區把十五運會當作展示城市風采、打造區域名片的一項重要工作,借賽事東風推動城市品質和服務保障升級。
這份用心首先體現在氛圍營造提升上:在珠海高新區穿行于金琴快線、香山路等城市主干道,公交站臺、路燈被十五運會海報、彩旗裝扮一新;在獨具海濱城市標識的唐家灣沙灘景觀帶,創意花壇組合搭配“相約粵港澳 逐夢新征程”口號,盛邀大家共赴大灣區之約。
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競賽場內,隨處可見的賽事標語引人注目,專業的設施配置與完善的服務保障,為全國各地參賽隊伍圓滿完成賽事提供堅實支撐。
全運賽事之風漸起,全民運動深入人心,珠海高新區以賽事為契機,把城市氛圍營造工作做得更細致、更靠前,真正把“賽事籌備”與“展示城市”放在同一個節奏里。
更深層次的變化,是市民生活的共鳴。近250人次志愿者的全方位服務,不僅保障了賽事的順利運行,也點燃了市民心中對體育的熱情,凝聚起一座城區獨有的精神氣質。
“謝謝珠海!讓我們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溫暖!碧旖蚴袇①愱爢T任楠為賽事服務保障豎起了大拇指。
“作為一名廣東人,我非常希望看到更多體育賽事在廣東舉辦,讓嶺南濃厚的文化底蘊得到更好展示。”珠海高新區金文幼兒園教師杜澤宇感慨道,“現場觀賽讓我們看到珠海作為東道主的貼心服務,各參賽隊伍昂揚的精神面貌也激勵我們要多多參與運動!
“比賽現場感染力非常強!”珠海市民何女士表示,每支隊伍開場的動作設計別出心裁,舉手投足之間洋溢的蓬勃朝氣也讓“全民運動、健康生活”的理念具象化,“這更加鼓勵我平時也要加強鍛煉,過積極向上的生活。”
“辦好一個賽,彰顯一座城”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思路。珠海正以實際行動,踐行“辦賽事即辦城市”的深刻邏輯,展示這座城市的專業稟賦與實干基因。
城市窗口
科創新城再次迎來全國矚目
一邊是嶺南粵劇婉轉唱腔,一邊是現代體育靈動身姿。賽事開場,珠海高新區原創節目《粵韻灣區》精彩上演,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獨特文化魅力和蓬勃生機。
全運會不僅是體育的展示,更是城市經濟、城市文化、城市魅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仡欉^去40年,中國超大城市的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以賽造城、以賽興城的歷史。
北京奧運會的開幕,讓鳥巢、水立方成為世界級經典;廣州亞運會的舉辦,讓珠江新城與廣州塔橫空出世;杭州亞運會的舉行,讓濱江高新區登上巔峰時刻。
如今,十五運會群眾運動賽事選擇在珠海高新區舉辦,無疑讓這座有著前沿新興產業、新銳科創氣質的國家高新區再次迎來全國矚目。
這是一座科教之城。作為珠海培育、壯大、應用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這里擁有4所知名高校,集聚了26名院士、7萬多名產業人才、760多家高企,形成了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等百億級產業集群,低空經濟、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正聚新成鏈。
這是一座宜業之城。瞄準建設珠西科學城核心區的戰略任務,珠海高新區正加快打造RISC-V生態應用創新中心、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具身智能創新中心、智譜華章青年創新創業孵化中心、生命健康應用場景創新示范中心“五大創新中心”,正全力營造灣區一流的科創氛圍。
這是一座綠美之城。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高達50%,鳳凰山脈連綿起伏,黃金海岸自然延伸,海島公園串珠成鏈,隨處可見盎然綠意,展現一幅生機勃勃的生態畫卷,F代化城市與自然景觀和諧共存,讓這里成為城市中的天然氧吧。
這是一座人文之城。這里是中國近代留學文化發源地,走出了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的首任校長唐國安、中國第一位留英醫學博士黃寬、中國報業先驅黃勝等歷史名人,“敢為人先、開放包容”的文化精神在這片土地源遠流長。
一場重量級賽事,就是一張全新的名片。在十五運會緊鑼密鼓開展之際,群眾展演廣播體操項目決賽的圓滿結束為珠海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拉開了一個文化交融的美好序幕。
撰文:黃鶴林 吳楓